供应信息
采购信息
招商信息
资讯信息
首页 > 热门资讯 > 财经资讯 > 中国难掌位置服务市场产业链控制权

中国难掌位置服务市场产业链控制权

09-01减速机信息网

  日前,浙江省出台《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在全国率先打造完整地理信息产业链,建成一个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到2020年相关产业年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不只是浙江,来自业内企业合众思壮(14.00,0.01,0.07%)的数据显示,伴随位置服务平台的建设,全国80%以上的一二线城市均提出了明确的“智能城市发展规划”,总数量已超过了140个。   就在两个月前,科技部发布了《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在国际上已成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发展最快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近年来持续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势头,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   对于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国家测绘局去年底发布《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望达万亿,其中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将达4000亿。   然而,业内专家、博通公司无线连接集团GPS业务组业务发展总监王堂兴(Jerry Wang)指出,如果中国不能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强突破的话,中国将再次错失去这一庞大市场的产业链控制权。   苹果、谷歌抢占位置服务市场“最后一公里”   “当前市场上比较大众化的位置服务集中于室外定位,但是,位置服务最重要也是需求最多的应用的却是室内定位。而室内定位,恰恰是位置服务市场最后的盲区,被称为位置服务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王堂兴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举例来说,当发生火灾的时候,人们需要准确锁定受灾人所在的准确位置,但从GPS技术来看,在空旷地带其定位精度可达10米 ~15米,在复杂城区和室内,GPS 定位精度不仅大大降低,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   “蜂窝通信基站定位技术虽然能提供较佳的覆盖范围,但是其定位精度存在较大误差,一般在200米 ~1000米之间。这在不同区域还有很大的差别,在基站建设较为密集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误差大概有300米~500米左右,而在郊区或西部地区,机站密度降低,误差可能就会达到几千米甚至几千千米。”王堂兴说。   正缘于此,通过定位终端接收的Wi-Fi无线热点所在地理位置来实现精确定位是目前解决室内定位最好的方法之一。王堂兴告诉记者,“借助Wi-Fi数据库,室内定位的误差可以降到25米~50米,甚至更小。”   事实上,收集Wi-Fi数据最有效的方式是智能手机的数据回传,现在智能手机的芯片大部分都具有了这一功能,鉴于苹果手机和基于谷歌安卓平台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苹果和谷歌正成为全球Wi-Fi数据的最大集成者。   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苹果手机及智能终端,加上基于谷歌安卓平台的智能手机共占领了全球智能手机70%~90%的市场份额。   不过,苹果和谷歌收集这些数据,却并没有将这些数据进行公开,甚至长期以来都是行业秘密,曾经就有美国消费者状告苹果“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具体位置”。尽管如此,对于潜藏巨大的商业价值的Wi-Fi数据库,双方都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控盘时机。   “因为基于Wi-Fi数据库的准确定位,可以无限附加商业化的应用,在未来,谷歌和苹果将有望成为无数商家的合作伙伴,其震撼将不亚于搜索给全球产业带来的变革。”王堂兴表示。   从事位置服务领域多年的合众思壮董事长郭信平就表示,“基于位置服务平台对资源和数据的整合,形成各种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政府将实现资源调度管理、移动现场指挥、重大事件快速响应决策、城市公共智慧服务;企业将实现对车辆、流动人员、货物等资产与移动资产的智慧管理、指挥和调度;公众将可以在出行、交友、购物、餐饮、家人关爱、财产和人身安全等多个方面获益。”   中国着手布局 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对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前景,科技部发布的《规划》有非常明确的阐述。《规划》指出,位置服务产业是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对带动农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子制造业、移动通信业等多个产业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显然,在全球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实体经济发展不利中,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早已不是一个空头口号,而这也凸显了位置服务产业的重要性所在。   但是,在位置服务领域,我们的核心技术却有赖突破。《规划》指出,目前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核心技术尚不完备,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定位方面,不能满足室内外高精度、全覆盖需求,在服务方面,不能满足海量用户智能化、个性化位置服务需求。   来自信息产业部的专家就曾表示,“如果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在这些产业链上将继续受制于人。”   这些核心技术被概括为,精确定位,全息导航地图,智能位置服务,其中制约核心技术突破的瓶颈技术则是以北斗为核心的多系统兼容互用,室内外协同同时精密定位等。   那么,对于这些瓶颈性技术,我们的问题又在哪里呢?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技术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利益和政策上的问题。以北斗的多系统兼容为例,我国仍需给予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当时,俄罗斯为了支持其GLONASS 的商用,要求在俄罗斯境内销售的GPS 接收终端必须具备GLONASS 功能,否则将征收非常高昂的税收。目前,GPS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商用,我国北斗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要缩小差距,就更加需要相互兼容,尤其是与GPS 兼容,在这方面,俄罗斯的案例值得借鉴。”   眼前利益驱动 运营商乏力   要解决这一问题,运营商的参与就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联通(3.78,-0.07,-1.82%)研究院张园就指出,“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产业链构成的移动位置服务是移动增值业务中最具吸引力的业务,同时也是产业链合作环节中最为复杂的业务之一。LBS业务产业链由移动运营商、系统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GIS开发商、应用提供商、中间件提供商等多个环节组成。产业链的复杂性和技术多样性,容易造成LBS业务的“木桶效应”非常明显。在LBS产业合作中,运营商应当解决好各环节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问题,确保产业各方在合作中获得共赢。”   不过,对于涉及室内定位最为关键的Wi-Fi数据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运营商愿不愿意干又是一个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业人士就表示,“运营商目前热衷于有关LBS的地图应用,这是能够在近期带来显而易见效益的项目,对于未来才能产生价值的Wi-Fi数据库建设,如果没有国家的强力推动,很难实施。”   一直在LBS产业摸爬滚打的郭信平则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互联网模式的位置应用更侧重娱乐性,真正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生产生活的位置服务应用尚未被激发。国家制定了正确的发展路线和规划,并已经推进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但这些设施还没有实现充分的互通互联,应用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这是极大的浪费”。   郭信平建议各地方政府加快推动城市位置数据和位置服务市场开放的进程,让有梦想、有能力的企业参与进来,以有效的政企合作打通位置服务网络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把设施转变成可体验的服务。   然而,这却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王堂兴告诉记者,“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LBS应用得非常普遍,但中国大陆的市场却并没有完全激活,存在以下几个因素的问题:第一,收费机制。在中国大陆,消费者应用LBS时,需要额外付出费用电信给运营商。但是,在国外,LBS主要收入来自广告,消费者并不需要额外地付费,也就是说消费者是免费应用LBS,只需付通话费、流量费。第二,三大运营商推广力度没有国外强。第三,日前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和LBS软件数量相对国外较少。第四,LBS应用普及意味着流量的增加,这无疑会对运营商移动通信网络带来压力。”   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专家则表示,“如果运营商只专注近期利益,不能在LBS领域的基础技术问题上发力,中国将再次错失这一产业链的控制权,这也就意味着,庞大的市场份额将让位于国外的巨头掘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