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PC业的老大,惠普并不是中国市场的赢家。2011年惠普的市场占有率约5%,排在联想、华硕、宏基等厂商后面。如果想坐稳全球PC老大的位子,惠普需要加大在中国的投入。 惠普女CEO惠特曼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虽然接手时的惠普公司一片混乱,但她正在慢慢拨开杂草,为惠普找到新的方向。 近日,惠普2012全球科技影响力峰会在上海召开。惠特曼携80款新产品与来自全球超过600个不同国家媒体记者、分析师和合作伙伴见面,阐述自己的执政方针。惠特曼的战略刚刚开始,难说成败。但与一年多以前,前任CEO李艾科发布的战略相比,惠特曼的思路更加清晰。 两条腿新政 “惠普不会变成一家纯软件的公司,这是我们非常清晰的公司战略。” 在惠普全球科技影响力峰会期间,除了半小时的演讲,惠特曼还决定用一个小时来接受全球媒体的拷问。惠普的女CEO在上任初期充分表现了她果断、自信的一面。 “稳定最重要。”当记者问到惠普现在最紧急的事情是什么时,惠特曼很果断地表示:“稳定。惠普需要变革,但稳定是前提,特别是在IPG和PSG 两个部门刚刚合并之时,稳定是最为重要的,保证人才的稳定,公司销售渠道的稳定,以及惠普的传统优势,这都是必要且必须的。”也许,她的果断、自信也是有意而为之的一种表现,因为只有领导人保持强硬的作用,才有利于实现她所希望的稳定。 在马克·赫德因性丑闻黯然离去、李艾科接任之后,向软件和服务转型便成为惠普当时的主要战略。而惠特曼上任后则决定保留PC,并将PC与打印机合并。惠特曼在硬件战略上表现得相当坚定。 在惠特曼眼中,硬件业务就跟软件和服务一样,都是惠普赖以前行的支柱。惠普重拾硬件基因,是希望成为一个“两条腿走路”的企业。 “百分百的全情投入。”惠特曼这样描述对于硬件业务的态度,“惠普不会变成一家纯软件的公司,这是我们非常清晰的公司战略,而且我们也跟IBM不一样,IBM大量的收入来自于服务,我们有我们的特点。” 惠特曼的两条腿新政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脚踏实地,着眼长远——即长期战略与短期收益相结合。 惠普前CEO马克·赫德曾带领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IT企业,把惠普带到一个高峰。但马克·赫德擅长公司运营,他在任的时代,惠普的研发并不受重视。惠特曼时代,研发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重新得到认识。 Zubair Iqbal (高文俊) 是惠普与信息产品集团全球个人电脑事业部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他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部门目前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团队。惠普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PC和打印机两项业务合并后,节省出来的成本将会流向研发体系。高文俊领导的人员并不多,但他今年在惠普的职级提升了一大截。这也可见惠特曼对研发的重视。 通过合并PC和打印机业务精简结构,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公司在业界的领导力。在强调执行力的同时,更要未雨绸缪——这也是惠特曼两条腿新政的一层含义。 后PC时代 笔记本、平板电脑、超极本将来或许没有明显的界线,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形态将不断诞生,这是惠普的机会,也是整个产业重新洗牌的转折点。 动荡中的惠普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在今年第一季度,因为苹果iPad表现萎靡,惠普重返全球PC老大的宝座。当然,这个老大并不稳,因为PC产品、形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惠普也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PC战略。 在去年,惠普曾推出自己的基于WebOS系列的移动产品,包括平板电脑、手机。但当时的CEO李艾科因为软件思路而决定将移动产品砍掉。而硬件产品的移动性、连接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惠特曼在峰会上表示,在平板电脑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重启平板电脑生产是惠普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以前笔记本就是笔记本,台式机就是台式机,但随着今年下半年Windows 8的发布,以及在英特尔全力推动下,超极本将会成为市场的主力。Windows 8确实为曾经长期一潭死水的PC市场提供了新设计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在惠普看来,移动电脑的构造主要会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全触控平板(iPad 和Android平板电脑);二是翻盖笔记本(目前的超极本形态);三是同时兼顾两种模式的新构造。 笔记本、平板电脑、超极本将来或许没有明显的界线,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形态将不断诞生,这是惠普的机会,也是整个产业重新洗牌的转折点。 惠特曼更是鲜明地表达了对硬件业务的态度:“在IT界离不开强有力的硬件,惠普也一直致力于在硬件方面不断地承诺与投入。”而PC,则被惠特曼认为是“进入信息时代、接入数字信息的一个核心的设备”。目前,惠普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从技术产品向客户需求转型,关注价格并推出同时适用于消费和企业两级市场的产品,让更多创新型的产品进入市场。 将PC与打印机业务合并,也是应对后PC时代的竞争。今年3月21日,惠普又宣布将原IPG(打印和成像系统集团)与PSG(信息产品集团)合并,成立了PPS(打印和信息产品集团),以改善惠普产品组合的整体绩效,推动盈利增长。 PC产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这不是惠普一家面临的困境。将PC与打印机部门整合,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惠普把产品方面先进行整合,将打印、耗材、PC整合到消费者的需求当中,这是企业变革中的一步。这一次我们看到无论笔记本产品,还是打印机产品,以及外设,在设计上实现了统一,同时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也尽可能统一,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在硬件产品上加入了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附加值,让产品可以体现更多价值,促进消费者购买。以上两个方法,都是通过整合提高利润的积极方法。同时,两大集团的合并是惠普在全球范围实现“走向市场”战略、为供应链和客户提供支持的必经之路。这一举措将带来更加出色的客户体验,并推动个人计算及打印领域的创新。 中国之重 “对中国市场一定要有耐心持续的投入,因为中国人比西方人更看重你对该市场的长期承诺,同时必须要在中国市场用中国人才,针对中国市场要有自己的独特性。”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并且是市场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千人电脑保有量才只有200台,打印机占有比率更是只有8%,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作为全球PC业的老大,惠普并不是中国市场的赢家。2011年惠普的市场占有率约5%,排在联想、华硕、宏基等厂商后面。如果想坐稳全球PC老大的位子,惠普需要加大在中国的投入。 惠特曼表示:“我们要做的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将正确的产品卖给正确的客户。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PC与打印机业务的整合在中国非常谨慎,目前是由原来两个业务的负责人露西安娜·布罗吉和钱越共同出任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中国区联席总经理,并且成立了整合领导小组,通过逐层管理者分析具体的项目和产品,分配所有人员的去向和业务部署。 “中国已经成为PC最大的市场,已经不再是新兴市场,惠普在中国每年生产的计算机数量超过9000万台。”惠特曼如此描述心目中的中国市场,并对中国做出承诺:“惠普在中国任何一个部门都看不到重大的裁员情况。” 此次峰会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行的业界最大规模的全球性峰会之一,是惠普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全球新品发布会,也是新成立的惠普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正式亮相,凸显了惠普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投入。 此前,惠普采用三层研发体系:第一层称为全球惠普实验室,第二层是全球产品研发中心,第三层是惠普中国的研发中心(CDC),主要把全球研发中心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中国用户。如今,惠普宣布将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与全球研发中心平级(而非下属关系),惠普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工作将独立于其他国家,直接向全球总部汇报。保证惠普第一时间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并将中国的研发成果推广到与中国相似的市场。 对于如何拓展中国市场,惠特曼表示,“对这个市场一定要有耐心持续的投入,因为中国人比西方人更看重你对该市场的长期承诺,同时必须要在中国的市场用中国的人才,此外,所有的设计都必须要针对中国,要有自己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