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信息
采购信息
招商信息
资讯信息
首页 > 热门资讯 > 财经资讯 > 平安银行管理上可能复制平安保险某些模式

平安银行管理上可能复制平安保险某些模式

10-11减速机信息网

  作为国内少数的金融控股集团之一,中国平安总是备受关注,坊间一直对其发展战略揣测纷纷。日前有关孙建一或任职平安银行董事长、邵平被聘为平安银行行长的公告发布后,平安集团再度成了保险业、银行业等圈子的焦点。   9月24日,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邵平为平安银行行长,拟选举孙建一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并同意提名上述2人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   公告附带的孙建一个人履历显示,其在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就是原平安银行董事长,此次孙建一拟被推举为平安银行董事长的消息受关注就在于,此平安银行是与深圳发展银行(下称深发展行)整合而后的平安银行。   这标志着,孙建一的任职一经监管核准,原平安银行的孙建一就将接替原深发展行董事长肖遂宁;他的此项任职甚至可谓平安班底进驻深发展行的标志性事件,因为孙建一的平安资历实在“够格”。   淡化“深发展”   孙建一与马明哲、张子欣并称为中国平安集团的“三驾马车”,现任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其在中国平安创立仅两年后的1990年7月,就加入了平安的团队。此前已是武汉人保年轻副总的孙建一在进入平安后,竟从业务员做起,被同事亲切的称为“老孙头”。   这位“倚老卖老”的“老孙头”随后在平安历任管理本部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务;自1994年10月和2003年2月起,分别出任中国平安常务副总经理和副首席执行官至今;自1995年3月起,被选举为中国平安执行董事;自2008年10月起,出任中国平安董事会副董事长。   2007年年中,历时5个月,平安集团旗下银行资源终于整合成统一品牌。随后的2008年1月,孙建一就空降到平安的银行系统,兼任深圳平安银行董事长。2007年深圳市商业银行完成吸收合并平安银行的各项手续,并于当年8月27日正式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   而事实上,平安高管空降到银行系统,孙建一还只能算是第二人,第一人是曾为马明哲秘书的谢永林。   谢永林2006 年 3 月加入平安银行,历任运营总监、人力资源总监,2007年7月至2012 年6月任平安银行副行长,并自 2007年6月至2012 年6月任平安银行执行董事。2012年7月加入深圳发展银行。   根据平安公告的简历,谢永林1994年10月加入平安保险公司,历任江苏办事处国际业务部业务主任,平安产险南京分公司大厂支公司副经理(主持工作),平安寿险无锡支公司副经理(主持工作),平安寿险南京分公司团险部副经理、经理,平安寿险杭州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平安集团发展改革中心副主任,平安寿险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浙江分公司总经理等职。   而公开资料还显示,目前已有多位平安旗下高管人员进入平安控股的深发展银行,并担任要职。   2010年,原平安银行副行长陈伟进驻深发展,担任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当年底,深发展副行长刘宝瑞辞职,平安银行副行长冯杰也成为深发展副行长。2011年8月,曾在中国平安各下属子公司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银行都工作过的吴鹏进入深发展,成为又一个副行长。而同样在平安银行担任副行长的叶望春和谢永林也在今年7月加入深发展,成为副行长。除上述5人外,深发展改名为“平安银行”后的新的平安银行副行长达到6人,另有来自原深发展的胡跃飞。   此外,今年9月20日,原平安银行的董事会秘书李南青,替代了任职多年的徐进,出任新平安银行董秘。   “保险化”考核?   派驻不少平安系高管进入与深发展整合后的平安银行,并聘任参与民生银行(5.71,-0.03,-0.52%)创建、改革、转型、发展、壮大全过程的邵平为新平安银行行长,这都体现出平安集团对银行体系的重视,其准备大力发展银行业务的态度渐发明显;不过同时业内也对另一个问题颇为关注。   “马秘”出身的谢永林曾经担任副主任的平安发展改革中心既是管理战略研究中心、管理改革中心,也是推广执行中心、人才培训中心,该中心被称为“平安的改革发动机”,地位之高、作用之大,可见一斑。而曾经的这段任职经历,对于谢永林任平安银行副行长进展工作时,绝对不能忽略。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表示,谢永林在平安集团曾主掌人事、员工激励考核等平安核心文化制度建设方向,从平安集团空降到平安银行任副行长,这对平安银行的工作思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上很可能复制平安保险的某些模式。   而最可能被复制的就是平安保险对员工一贯的考核激励制度。   平安早在1998年,就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当时采用三维指标对干部进行立体考评,并在量化的基础上进行强性排名,考评结果与奖金和来年的底薪挂钩,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意识,激发了工作激情,提高工作绩效。   平安在2006年年报中的公司治理结构部分还曾提及“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考评及激励机制”。   这部分资料显示,平安根据业务规划对高级管理人员设定明确的三年滚动计划与年度问责目标,依据目标达成情况,每年进行两次严格的问责考核,并结合三百六十度反馈,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价。问责结果与长短期奖酬、干部任免紧密挂钩,综合评价作为干部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此基础上,2007年年报透露出,公司已建立了虚拟股票增值权形式的长期激励计划制度。经2004年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对绩效优秀的高级管理人员及若干主要员工实施长期激励计划。   “平安银行如果坚持效仿平安保险的考核制度,将保险业的激励制度引入到银行业,引发同业跟风考核的话,很可能对银行业是个冲击。”上述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