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迷人有乐凯。” “柯达,串起生活每一刻。” “超越色彩,动感富士。” 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广告中,上面三条曾是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承载了几辈人的难忘记忆。 直到技术的洪流推进到数码时代,这些曾为中国万千家庭留下“美好一刻”的彩色胶卷,连同胶片相机一起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红”乐凯停止生产彩胶,“黄”柯达宣布破产,“绿”富士开卖护肤品,三大曾代表了胶片时代顶峰辉煌的巨头,正面临着退出胶片业后或生或死的集体转型。 乐凯:转型光学薄膜 “同事们打趣说,是不是该留下点胶卷作留念。虽然情感上有很多不舍,但是胶卷行业日薄西山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乐凯也必须割舍掉胶卷业务进行转型发展。”中国乐凯胶片集团新闻发言人朱海河对转型持有坚定的信念。 在乐凯工作了15年,朱海河亲身见证了胶卷从辉煌到没落的跌宕起伏。历史最高时期,彩色胶卷在乐凯主营收入中的比重达22.6%;但到2009年,彩色胶卷占比就下降到了1%左右;到2011年更是下降到百分之零点几。 “数码技术以攻城略地之速席卷了整个市场,这是令胶卷行业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朱海河还记得,2000年加拿大国际影像感光技术大会,作为银盐技术三剑客的柯达、富士、乐凯悉数到场。会议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新崛起的数码成像技术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传统的银盐感光成像技术?“当时争论的结果是,虽然数码成像对消费者来说更便捷可靠,但质量与银盐成像相差太大,因此不可能取代银盐成像,未来很可能两分天下的格局。” 话音落下不久,2001年起的短短几年,数码技术便风靡全世界。“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是抛物线式的过程,可胶卷行业从顶端到谷底,几乎是自由落体式的垂直‘跳水’。”朱海河告诉记者,数码技术的快速成熟使得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和价格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也导致传统彩卷市场的快速萎缩,“现有的市场需求无法实现彩色胶卷批量经济生产,是乐凯停止这一产品生产的根本原因。” 如何适应“去胶片化”时代的转型?对于这个问题,乐凯也曾考虑过发展数码影像技术,但由于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本、美国企业手上,毫无基础的乐凯不得不另谋出路。 “我们选择转型方向,更多是关注乐凯擅长的、有技术基础的,而且能够体现一个央企的社会责任的、能够对国家的某个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的领域。光学薄膜正符合这些条件。” 2005年10月,乐凯在保定开工建设第一条光学TAC薄膜生产线。截止到2011年底,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已经占到乐凯集团主营收入的22%,利润占到同期利润总额的42%。除此之外,乐凯还在新能源材料、数字印刷材料、数字医疗材料等领域多头并进。 “一个企业的转型会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像乐凯这样具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企业更是困难重重。解决了究竟向哪里转型的难题,员工观念的转变、新领域技术储备不足、高端人才的缺乏、管理体系适应新需要,这都是继续转型必须克服的困难。” 根据母公司的部署,今年年内,乐凯将完成整体改制, “胶片”二字也将从公司的名称上永久消失。 值得胶片爱好者庆幸的是,乐凯还保留了黑白胶卷的生产,“只要保有合理的经济量,乐凯就会一直生产黑白胶卷。”朱海河笃定地表示。 柯达:老店破产转向打印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或许是“黄”柯达目前最想要的结果。 2012年,是伊士曼柯达公司132岁的生日。 这家“百年老店”,曾创下了无数辉煌:1975年柯达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开创了技术的新潮流。从1900年到1999年,柯达的工程师们共获得了19576项专利,长期霸占着行业领跑者的地位。柯达员工曾说:“哪怕给柯达擦地板,我也觉得骄傲。” 2012年,也成了伊士曼柯达的“死亡日”,过往辉煌在金字招牌倒下时灰飞烟灭。 2012年1月19日,伊士曼柯达公司对外宣称,已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同时获得了花旗集团提供的9.5亿美元18个月期的“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融资”方案。柯达希望能在此过程中扭亏为盈,解决多年来销售下滑所导致的现金流紧张及股票退市危机。 扭亏为盈的方法,就是出售旗下1100项专利。在偿还破产贷款的过程中,专利将是该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不过,直到9月14日,这些专利仍没找到买家,柯达表示将无限期推迟专利拍卖的结束时间,并为这1100项专利寻找其他选择,包括继续保留这些专利,组建新的专利授权公司,尝试向贷款方融资。 据消息人士称,参与竞购的公司包括苹果和谷歌,以及专业的专利公司Ventures Management和RPX。收购方最初的出价约为1.5亿至2.5亿美元,远低于柯达今年早些时候预期的26亿美元。 “柯达只是错过了一次机遇,却没想到代价竟如此巨大。”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早在1976年就率先开发出数字相机技术,但其数码变革却极为缓慢,直到2002年,柯达的数码产品营收仅占总收入的25%,同时期的竞争对手富士已达60%。2009年6月,柯达正式结束彩色胶卷生产。 “柯达是被自己玩死的。”摄影发烧友王博总爱说,柯达就像手机领域的诺基亚,反反复复,举棋不定,耗尽了资金,也耗尽了华尔街对于柯达的耐心。 和无限期推迟专利拍卖同时宣布的,还有柯达将出售消费胶片业务,寻求成立打印机公司,转为专注商业包装和打印业务。 “老霸主”能否重新崛起仍是未知数,但柯达胶卷无疑只能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偶尔在心中凭吊。 富士:护肤品卖得比胶卷好 “超越色彩,动感富士”、“如眼所见,芯眼非凡”……这些曾是富士胶卷的广告语。有人建议,如今应把广告语改为“如丝光滑,娇艳非凡”。 原因很简单。富士公司已于2011年停止旗下多款胶片产品的生产,转而将事业发展重点集中于医疗及生命科学、印刷、文件处理、光学元器件和高性能材料五大领域。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富士进入化妆品行业。旗下名为艾诗缇的护肤品牌2006年面世,最初只在日本本土网络销售,2009年进入淘宝网试水海外网购,2011年正式在中国实体销售。 “富士有几十年研究胶片的技术,对化学材料的了解非常深入。化妆品借鉴了胶原蛋白、抗氧化技术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也是富士在对胶片的研究中所积累的。”看似无稽的转型,富士方面表示是经过深思熟虑之举。 数据显示,2009年富士胶片234.6亿美元的全球销售总额中,仅有15.8%来自摄影胶卷、彩色照相机、数码照相机为产品代表的影像领域。这意味着胶卷已不是富士的主营业务。 本月中旬,富士又宣布将于明年春季停止生产电影底片,“电影业已普遍转向使用数字摄影机,富士生产的电影底片已很难获得足够的产品需求。” 话题 胶片消亡尚无可能 接踵而来的坏消息下,也会有零星的好消息。此前,宝丽来就宣布已恢复胶片的生产,为摄影爱好者和艺术家们带来一丝希望。 “乐凯停止生产彩色胶卷,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但如果你问数码技术会不会完全取代胶片,我觉得短期看不可能。”资深制片专家、素有“黑白王”之称的赵巷认为,坚持使用胶片的人仍会存在,数码技术目前从质量上还赶不上胶片。 “数码技术的风靡,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诸如印刷、大型展览、大广告中,很多人更愿意使用胶片,因为后者的质量明显高过前者。数码技术要想从各个指标上追赶上胶片,并不特别容易。” 对于乐凯仍坚持生产的黑白胶卷,赵巷大加称赞,“乐凯的黑白胶卷,无论在国内、国外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黑白摄影的韵味,是数码技术无法达到的,所以黑白胶卷面世早、走得也远,还会存在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