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国书香节进入第四天,原本以为星期一人流会大幅回落,结果上午10时,蜂拥的人潮再次逼近广州琶洲展馆书香节的正门入口。记者在现场看到,主办方再度采取应对措施,打出“暂缓放行”告示,将读者疏导到5号门,沿途人潮形成一条逾百米的长龙。 中小学生占了一半以上 昨天现场主题活动,以养生、保健、青少年教育等专题为主。多数小学生的家长专门请假陪同孩子选购假期读物,在各个专场的地面,密密麻麻的坐着读书的小读者。而在今年新增添的40张长凳上,到处都能见到买完书稍息片刻的大人和孩子们。记者现场估算,昨天进场的读者中中小学生占了一半以上。 今年的书香节,尽管至今没有得到主办方的权威数据,但据多年参与书香节组织工作的相关负责人私下透露,同是书香节开幕后双休日第一天,今年8月19日的进场总人数绝不比去年同样是双休日第一天的人数少。 短短5年间,也是网络时代全媒体全面发展的5年,网络时代纸质媒介在广州究竟因何而兴盛不衰?到底是何种因素令广州这个一年一度的书香节这般聚集人气? 记得十几年前计算机因特网开始普及,网络阅读兴起的时候,许多专家一度对纸质阅读的未来前景表示担忧,甚至有人大胆预言未来阅读的最终趋势将是一个电子阅读时代全面替代纸质阅读时代。但是事实证明,在电子阅读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阅读和纸媒将是两个互补的载体:互相依存,互为补充,谁也替代不了谁!读书人“一杯茶、一本书”的乐趣,是因特网时代电子阅读无法取代的。 “电子阅读和纸媒阅读,正好像近视者所戴的实物眼镜和隐形眼镜,隐形眼镜,轻便但容易产生疲劳;而实物眼镜厚重却舒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专业硕士生刘晓伟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轻便、快捷是电子阅读最大的优点和特点;但是,电子阅读目前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注意力集中程度大大弱于纸媒。”刘晓伟分析,电子阅读界面会时不时自动跳出游戏、广告等分散注意力的页面,是电子阅读自身很难克服的缺陷。相比之下,纸媒阅读时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眼睛不容易疲劳,不仅仅是舒适度强,也更容易找到思考的感觉。 纸媒阅读优点多多 “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经过几年的阅读实践,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应该提供有关专家来研究,那就是同等阅读量下,电子阅读容易忘记,不利于对内容进行逻辑归纳,而纸媒容易归纳,不容易忘记,纸本阅读更能获得阅读的愉悦。”刘晓伟分析,全媒体时代纸媒暂时不会消失,因为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社会,一大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受到视力减退影响,他们更需要纸媒,纸媒更有利于抗击阅读的视力疲劳。 “纸媒在中国延续了千百年,具有独特的魅力,掂在手上本身手感就好,又便于收藏与交流。”刘晓伟说,对广州读者来说,兴盛不衰还有一个历史传统的积淀因素。“自古以来,广州有纸质阅读比较深厚的习惯,这与广州人休闲的生活习惯关系紧密,广州人喜好喝早茶,一份报纸,在几位朋友的轻松早茶聚会中,将当天的重要新闻和信息全部浏览,这种感觉是电子阅读不能做到的。同是在餐厅,在四川就缺少这样的氛围,这就是文化的历史积淀。” “现场逛书香节,选购看得见,摸得着的飘着墨香的纸媒,与选购电子读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来自华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的薛同学深有体会。“尤其在书香节逛书市,种类齐全应有尽有的纸媒出版物,尤其是一些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名著和经典书籍,漂亮的外部包装设计,在随心所欲的选购中,已经获得了读书的乐趣和惬意,这是电子读物远远不能取代的。” 专家:未来纸媒以质取胜 “在未来阅读中,带着书香纸墨味的纸媒,与轻便快捷的电子阅读,存在着互为补充而又不可或缺的关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暨南大学《产经评论》杂志社主编郑英隆指出。郑英隆分析,网络时代的电子阅读鱼目混珠,含有很多垃圾,堆积着太高的时间成本;同时,具有“快餐”特色的电子阅读,准确性和可靠性比起纸媒的差距还很大,纸媒相对规范,权威性可靠性强。从比较效益来说,网络方便性还是受到不同场合等因素的制约,而不算太高成本的纸媒具有很大的优势。 “当然,网络作为虚拟的空间,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面临的竞争中,纸媒一定朝着更加细腻、更加权威、更符合读者阅读口味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纸媒会在满足社会的阅读需求上,在细节上更加注重读者的口味,在质量上下工夫。” 郑英隆说,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在质量上取胜,将是纸媒未来的发展目标。 正如首次出席南国书香节的当代文化大师余秋雨在他“快乐阅读”经验中提到,根据美国一项专题调查所说,“我们周边的99.9%的信号与我们无关,而且1分钟之内就会忘掉。”在未来的竞争中,纸媒所要面对的,就是克服目前阅读所面临的海量资讯,多出精品和有价值的内容,就能给广大读者带来更多的阅读乐趣,找到文化的感觉和阅读的快乐,那么,本届南国书香节所推崇的“让阅读成为时尚”将会在南国大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