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隆隆,硝烟愈浓,智能手机市场各大厂商之间的厮杀愈发难解难分。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比拼战更是进行得你死我活。据市场调研机构赛诺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联想和华为。换句话说,国内市场三甲国产品牌占据两个席位。具体到市场份额方面,三大厂商之间的差距也不大,最高的三星也只有15.73%。这意味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国产品牌的已经逐渐开始掌握话语权,同时,整个市场格局也开始由过去的一家或几家独大的集中转向多家厂商并进的分散状态。市场由巨头割据走向百家争鸣,对各大厂商而言,既是同等掘金的机会,也是残酷的竞争与挑战。 华为联想挺进市场三甲 赛诺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市场前三甲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三星、联想、华为,这样的组合还是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如果说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以及整个手机市场的霸主,三星问鼎中国市场还算在预料之中,那么,联想和华为这两大国产品牌成功超越诺基亚、苹果与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杀入重围之举就着实让人感到惊叹了。 联想实现双超越。赛诺数据显示,2012年6月份,联想手机以11%的市场份额超越诺基亚,成为中国市场第二。联想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3%,超越华为12.5%居第二。凭借着过去多年来在传统手机市场的积累以及近两年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精密布局,联想用扎扎实实的业绩唱响了国产手机的最强音。对此,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互联及数字家庭业务集团总裁刘军表示,“我们将依托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本地化的生态系统、强大的品牌优势,以及领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坚定不移地完成从PC市场领导者到PC+市场领导者的转变!” 位居“探花”位置的华为市场表现也相当抢眼。还是用数据说话,整体手机市场上,华为的份额为9.54%,排名第三;智能手机市场上,华为份额为12.51%,同样排名第三。与联想不同,华为在手机市场并非科班出身。主攻无线、光接入、光传送等通信设备产品的它,敏锐地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的机遇,在智能手机市场频频发力,成功打造了华为C8500、C8600等明星千元智能机以及华为Ascend P1等中高端机型,逐渐在用户心中树立了品牌大旗。 各大手机厂商份额趋近 与以往相比,当下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还呈现出一个很明显的特点:由过去的洋巨头独大转向如今的群雄割据。 先看整体市场份额,三星、联想、华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73%、11.00%、9.54%,差别只在5%左右,其中联想与华为的差距更小。再看智能手机的份额,三甲的份额分别为15.48%、13.10%以及12.51%,差距比在整体份额更小,位居第一的三星和位居第三的华为的份额之差还不到3%。 实际上,不只是第一梯队三强份额相当,第二、三梯队差别也不大。我们来看数据,还是先看整体份额,诺基亚、酷派、中兴紧跟三强之后,市场份额分别为:9.42%、6.85%以及6.56,差距在3%以内。智能手机方面,排名第四、五、六的厂商分别为酷派、中兴、HTC,市场份额分别为9.81%、7.30%以及6.07%,差距在4%以内波动。而前十强中后几名厂商的差距,无论是整体份额还是智能手机份额,均在2%以内波动,差距更小。 即便对比前十强的第一三星与最后一名天语的差距,在整体份额与智能手机份额方面,也仅为15.73 VS 2.83、15.48 VS 3.11%,差距均在12%左右。 无论是从前三甲还是前十强之间的市场份额对比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国内手机市场已经从过去诺基亚称霸时代动辄30%甚至更高的一家独大局面转向各大厂商地位更加均衡的现状。 多元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 智能手机的发展,让中国手机市场呈现出新的风景。 接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国产手机一路破浪前行,已经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此次赛诺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整体手机份额还是智能手机份额,前十强中,国产手机均占据过半席位。此外,专家称,由于小米手机主要是通过官方网站渠道进行销售,恰好处于赛诺监测网络的盲点,所以在赛诺的销量排行上并没有体现小米的名词。根据小米科技CEO雷军在一场研讨会上的发言,截至6月,小米销售额达60亿元,可推算出小米手机销量约为300万部。如果将小米统计在内,国产手机或许拥有更强大的阵容。 相比之下,洋巨头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就不那么好看了。除了三星以外,诺基亚、摩托罗拉、甚至苹果,虽然总体份额均位列前十,但成绩都不太如意。诺基亚自不必说,这个曾经在全球手机市场称雄十四年的老牌手机厂商,在智能手机时代可谓命途多舛,相继丢失了智能手机市场以及全球手机市场的桂冠之后,在其粉丝最多的中国市场也开始走下坡路,相继被华为、联想等厂商超越,智能手机市场排名更是惨不忍睹。摩托罗拉也曾是不少中国消费者心中的经典,但也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浪中翻了船,如今在中国市场开始输给“中华酷联”等品牌。至于苹果,虽然iPhone在国内拥趸甚众,但由于其定价偏高,且新品发布周期过长,再加上近期新品创新力度不大,因而光环也逐渐开始暗淡。 国内厂商的上位,洋巨头衰落,眼下国产品牌已经足以与洋巨头抗衡,在实力相当的前提下,中国市场开始呈现出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场景,由此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一方面,各大厂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拥有同等抢夺移动互联网商机的机会;另一方面,实力相当,也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前行的路将更加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