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一段网络爱情段子在台风“海葵”登陆之前被当成官方台风提醒信息发送到4900多名用户手中。此事经网络曝光后立即引发众多网友围观吐槽。 台风未到,公共信息平台发布、审批的漏洞却被戳破。防汛责任意识有没有到位、“乌龙”短信何以突破重围“雷”倒用户?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络爱情段子变官方台风提醒信息“闪亮”网络 8月7日晚9时左右,台风“海葵”直逼浙江,在不少义乌市民收到一条雷人短信:“爱情就是两个人一起犯贱,突然一个人不犯了,另一个就傻B了……”而这条网络爱情段子的署名竟是“义乌市防汛指挥办”。如此搭配引发网络上千转发和吐槽。 1小时后,以市防汛指挥办署名的短信马上进行更正和道歉,称因系统操作故障错发。第二天,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发短信说,事件是因公司张姓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错发,目前已被辞退,相关责任人将被追责。 8日早上,义乌市委宣传部发微博通报事情经过。事件责任是义乌移动公司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将发给朋友的微博信息黏贴到防汛信息平台上,导致4900余名市民收到以义乌市防汛指挥办名义发送的不当信息。21时50分移动公司发现问题后,向4900余名用户发送了致歉短信。移动公司已辞退当事员工,正在追查相关责任人。 据相关人员透露,按规定,移动公司短信群发是需要上级部门审核,但考虑到台风过境的紧急性,公司破例答应防汛指挥办发送防台提醒短信。 “移动公司派了3个员工加班,一晚上要发给38万用户,而且每次只能发5000条。”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移动公司会配给用户单位一个群发信息的系统,内容由用户单位自己发送,即使由移动公司自己群发的短息,其内容也会先审核,无奈这次破例做好事,却摆了乌龙。 是幽默放松 还是责任感缺失 乌龙事件一发生,移动公司迅速做出了处理,并辞退当事员工。在微博的扩散下,网友吐槽越来越多,对于处理情况各有说法。 大部分网友认为,在月黑风高的危险时刻,幽默的短信能纾解紧张的抗台情绪,既然没产生恶劣后果,辞退的处罚过于严重。网友Allen-King说:“就因为错发一条短信就这么辞退人家也太狠了。”李开复也在微博中表示:“偶尔犯错可以原谅,杜绝垃圾短信才是真的。” 更有网友指出,严厉的处罚是没有人文关怀的体现。“出错就开除,看似大义灭亲,却难免不让人觉得无情义,撇开责任。”网友老潘表示反感。 虽然这则乌龙短信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不能否认在关键时刻公共信息的发布错误可能产生恶劣影响。“拿防汛信息开玩笑就是拿人民的生命财产开玩笑。一个企业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人命关天的紧要关头下,还儿女情长地发这样的信息,开除员工的同时企业也该检讨检讨。”很多网友这样表示。在他们看来,这是防汛责任意识不到位的体现。 一些懂行的网友也在质疑:“这样的信息发布,至少应当有编写、审核、复核,然后双口令控制发布才对。真正应担责任的是信息发布的主管领导人,管理流程设置不到位。” 指尖上错误的一下,温馨提醒变搞笑段子。网友们指出,义乌移动的乌龙防汛短信虽然闹出了大笑话,但也让市民知道了防汛办的存在,提高市民的防汛意识超过投放多少个防汛广告。在网络上,防汛指挥办成了人们搜索热词。 乌龙短信事件凸显公共信息平台管理漏洞 随着人们的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手机、微博、微信、交友网站、企业电子屏幕等让各种信息如洪水般袭来。一个微小事件就可能发酵成舆论热点。信息洪流在给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因其管理漏洞带来恶劣影响。此前在一些地方也出现过露天广场放黄色录像之类的事件。 这次乌龙短信事件虽然被大多数人原谅,但其背后的公共信息平台管理漏洞却凸显出来。 有专家表示,信息群发群收,能瞬间直接到达接收者手机,这种“一对一”传递信息几乎能达到100%阅读率,具有很强的散播性和瞬时轰动的效果,如果出现错误,影响可想而知。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当公共危机出现时,这种提醒信息尤其要准确,不能模糊,这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这次乌龙事件虽然及时更正,但是如果发送的是错误的指导信息,或是违法犯罪的内容,必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 之所以出现乌龙事件,杨建华认为是因为公共信息平台管理的漏洞。“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应加强公共信息的管理,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制。一个发送,一个审核,避免损失。” 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夏家品说:“从这次事件也可看出,专门针对公共危机到来时,公共信息平台管理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当公共危机来临时,公共信息载体有义务发布公共信息,这是公共危机管理实施的必要手段,也是公共参与公共危机处理的途径,通过多方努力,广而告之,降低损失。”杨建华认为,移动公司帮忙发送防汛信息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应尽的义务。而当公共信息因工作失误发送错误,应有相应制度规范处理,企业应该承担责任。 “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公共信息发布和授权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细致;公共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应逐步完善。”杨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