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读者反映MSN账号被盗经历,新浪微博上类似的“哭诉”帖子也不少。MSN账号被盗缘何近日再“热”?账号是怎么被盗的?被盗账号后发生了什么?MSN中国和业内如何看账号被盗事件?警方对此有什么说法?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盗号案例 MSN账号连环被盗记 9月18日下午,林女士在办公室登录MSN后,弹出同学小孟的一条消息:“忙吗?”得到林女士回复后,小孟问林女士有网银或者信用卡吗,请林女士帮她在网上买六张联通的100元充值卡,随即还发了一个购卡的链接。林女士知道小孟刚换了联通的手机号,对这一请求没有起任何戒心。但她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无法使用网银。 告知小孟后,小孟说那不用买卡了,又发给林女士一个链接,请她打开链接看里面的照片。据林女士对小孟的了解,她平时不怎么爱“晒”照片,所以林女士很好奇地点开了链接。弹出的网页类似hotmail邮箱登录页面,要求输入MSN账号和密码。看到这些,林女士还是没有多少防备,以为需要登录后才能进入到朋友的相册。林女士在该网页上按步骤和提示输入MSN账号和密码(见右图登录页面),点击登录,显示的却是一个空白页。 十分钟以后,林女士办公室的同事刘女士问林女士看没看见发到她MSN上的工作内容,林女士说她一直无法登录MSN。刘女士很惊讶,因为林女士刚在MSN上问她忙不忙,有没有网银。这时,大家意识到林女MSN账号被盗。 就在林女士告知她能联系到的人自己MSN被盗的消息时,她被盗的MSN正在迅速对话她的同事贾先生、张先生,随即贾先生的MSN也被盗走。所幸通知及时,除了贾先生的号被盗用,林女士办公室的同事们没有财产损失。但是小孟其他的朋友们却没这么幸运,被诈骗金额多达5000余元。 各方说法 为何MSN上“充值诈骗”屡屡发生?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研究员初博士介绍,虚拟世界的盗号诈骗和现实社会的小偷小摸一样:无法杜绝。单凭微软公司一家的努力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MSN用户账号被盗问题。 虽然存在技术方面的客观问题,但从去年年底到如今,在MSN上大批量上演的“充值诈骗”仍然让大部分用户对微软MSN中国心存不满。2011年11月底微软MSN中国为此事发布声明称:“已经注意到部分MSN用户遇到账号密码被盗的问题,MSN中国非常关注,已经向美国总部汇报,并立即展开了调查。”可是时至今日“充值诈骗”现象依然猖獗。 昨天,记者联系了微软MSN中国的公关代表,提出了以下疑问:MSN有没有专门的部门或相关部门对付这些盗号团伙?是否就此事向公安有关部门报案?是否统计过近日多少用户账号遭盗号?MSN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但MSN中国没有给出官方回应。 警官回应 遭遇网络诈骗 可去最近派出所报案 针对大家所关心的网络安全问题和微软MSN中国账号被盗、用户被诈骗一事,记者特别连线北京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高媛警官,她也是著名新浪微博博主@传说中的女网警。 记者: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我国有没有成文的法律约束? 高媛: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5、286、287 条。 记者:网络盗号诈骗算是什么级别的犯罪?量刑的标准是怎样的? 高媛:不论以何种手段或工具,网络盗号诈骗的核心就是一种诈骗犯罪行为,所以对于既成网络盗号诈骗犯罪事实按现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处罚。 记者:网络用户在被诈骗并造成财产损失后,最快捷的报案手段是什么? 高媛:目前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中,遇到犯罪行为,最快的报案方式都是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去公安机关报案。但就网络诈骗财产损失这一具体事件而言,大家要去距离自己最近的派出所报案。 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案发后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证据并于报案时携带。比如被骗充值卡的卡号密码、所充值手机号码等。这些材料是警方破案时做数据串并的重要线索。 记者:就目前MSN用户频频被盗账号被诈骗一事,您认为应该如何界定微软MSN中国的法律责任? 高媛:如果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要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从国际惯例角度,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调查MSN在安全技术方面是否存在违反国际惯例的技术缺陷。二是看它是否违反了和用户之间“服务协议”的条例规定。若用户根据条例规定,就微软MSN中国违反对用户承诺而对它进行起诉时,微软MSN中国即需要负相关法律责任。 记者:那么微软MSN中国有没有因为其用户账号频繁被盗而求助警方呢? 高媛:就我所知而言,没有接到相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