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京东、苏宁、国美价格大战中,一淘网公布的数据遭到质疑。昨天下午,一淘网召开媒体沟通会,否认人为制造数据。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三国杀中商家都是赢家,他们新增了大量用户和订单。 价格战开始后,不少消费者发现,许多降价商品是先涨再降,部分商品更是不降反涨。丰台法院梁代杰今天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我国价格法第14条对禁止价格欺诈行为有明确规定,禁止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7条列出了以下六项: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利用原价与促销价进行对比来凸显降价幅度也是销售者常用的营销手段。那么原价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意见的通知》第4条规定:“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也就是说,原价并不能随便标注,否则可能构成虚构原价,从而形成价格欺诈。 在8月15日京东、苏宁、国美价格大战开始后,一淘网开始向外界发布统计数据,分析参与此次价格大战中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实际表现。昨天下午,一淘网现场公布了一份PPT文件,再次对价格战进行了数据分析。据一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此轮价格战中,参战者的降价商品比例大多在5%以下,降价幅度也未超过10%;但与此同时,也有少量商品借机涨价,涨价幅度也在10%左右。“京东商城每次降价都比苏宁便宜1元钱,但是苏宁每次调价都比京东便宜30元至50元”。另外,一淘网称,京东商城在价格谷底时,缺货率达30%。 昨天,市场调研公司易观国际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此次价格大战,对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和国美网上商城的流量形成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并为各大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新增用户和订单量。从网站流量变化来看,京东、苏宁和国美都有所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