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报告指出,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是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按照签订的对外合作合同,康菲公司作为该油田的作业者承担溢油事故的全部责任。 2011年6月4日和17日,蓬莱19-3油田先后发生两起溢油事故。 报告称,此次溢油事故的直接原因如下: 关于B平台附近溢油。6月2日B23井出现注水量明显上升和注水压力明显下降的异常情况时,康菲公司没有及时采取停止注水并查找原因等措施,而是继续维持压力注水,导致一些注水油层产生高压、断层开裂,沿断层形成向上窜流,直至海底溢油。 关于C平台溢油。C25井回注岩屑违反总体开发方案规定,未向上级及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风险提示,数次擅自上调回注岩屑层至接近油层,造成回注岩屑层临近油层底部并产生超高压,致使C20井钻井时遇到超高压,出现井涌,由于井筒表层套管鞋附近井段承压不足,产生侧漏,继而导致地层破裂,发生海底溢油事故。 报告还指出了此次溢油事故的间接原因: 关于B平台附近溢油。一是违反总体开发方案,B23井长期笼统注水,未实施分层注水。未考虑多套油层注水压力存在差异,只考虑欠压层的压力补给,从而存在个别油层因注水而产生高压的风险。二是注水井井口压力监控系统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安全的注水井口压力上限。三是对油田存在的多条断层没有进行稳定性测压试验,特别是对接触多套油层的502通天断层(断层向上延至海床)没有进行风险提示,也未开展该断层承压开裂极限数值分析标定。 关于C平台溢油。一是C20井钻遇高压层后应急处置不当。钻井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未及时分析研究提高应急能力、采取下放技术套管等必要措施。钻至L100层遇到C25井回注岩屑层形成的超高压,至发生井涌,应急措施无力,导致井中压力不断增高,发生侧漏,造成海底溢油。二是C20井钻井设计部门没有执行环评报告书,按照表层套管深度进行设计,降低了应急处置事故能力。 报告称,经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康菲公司在作业过程中违反了油田总体开发方案,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对应当预见到的风险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最终导致溢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是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按照签订的对外合作合同,康菲公司作为该油田的作业者承担溢油事故的全部责任。联合调查组已于2011年11月11日向社会公布了溢油事故调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