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各种公开场合,林毅夫再次重申并解释了此前多次提出的该论断,称他提出的是“潜在增长力”,并非“实际增长力”,却遭到了个别媒体的“断句取义”。 “社会上关于这个论断的评论,很多不是断章取义,而是断句取义。”林毅夫说,首先,他说的是潜在增长率,而并没有说过潜在增长率就是实际增长率。一个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拥有“后发优势”,可借鉴或采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技术,从而将他们的劣势转变为优势。只要发展中国家合理利用“后发优势”,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是发达国家的二到三倍。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短期内产业升级的空间大,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还有非常多的空间;而且,中国政府的财务状况还非常好,政府负债加上过去四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只占GDP的40%多;如果再加上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中国维持8%的经济增长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其次,潜在增长率的决定因素跟实际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并不一样,从潜在到实际还需要付出努力。比如说必须完成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原来走的是双轨制改革,双轨制改革有好处,一方面给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一些保护补贴,维持了稳定;另一方面放开了对中国有比较优势产业的进入,所以稳定了增长。但是对那些旧企业的保护补助就导致收入分配的不断扩大,所以必须要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进行彻底的结构性改革,把双轨制改成市场单轨制。 “8%的增长潜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是我们坐在这里就可以实现的。”林毅夫强调,市场化改革是前提。要发挥“后发优势”,就必须把“双轨制”遗留下来的一些扭曲消除掉,改善收入结构、收入分配问题,也要解决贪污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必须进一步进行金融改革。中国金融体系目前主要是大银行加上股票市场,而这基本上只能为大企业和富人拥有的企业进行融资,构成了一种“穷人”补贴“富人”的格局,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且使得收入分配更加不平均。 林毅夫认为,中国可考虑再来一轮新的经济刺激,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下一轮高增长奠定基础。 从去年初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已经连续7个季度放缓。林毅夫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中国外贸依存度非常高,主要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普遍停滞,欧元区经济萎缩,中国出口贸易增速下滑;二是中国从2008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到现在四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大部分的项目不是已经建成就是即将建成,在这种状况之下,投资的增长速度当然也会下滑,所以第二辆马车速度是下滑的,再加上中国政府为了防止房地产的泡沫跟通货膨胀,还主动进行了一些宏观调控;三是消费在中国一直都是非常旺盛的,但是三架马车当中有两辆减速,就一辆还是按照过去的速度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当然会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