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信贷盛宴后遗症似乎并未根除。温州金融监管机构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温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69%,数据已是历史性的高点。 根据目前商业银行公布的中报,温州已成为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灾区。但不仅仅只有一个温州。8月15日,银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564亿元,比第一季度末增加了1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与第一季度末持平。 不良贷款余额的上涨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惕。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银监会召开的2012年年中监管工作会议中,不良贷款风险被列在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之后,可见监管机构对此相当重视。同时,监管机构还要求加强风险的前瞻性,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发现资产质量恶化,要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同时启动预案。 “在年初,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以及各地银监机构进行贷款五级分类检查。通过上半年的检查,监管机构发现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问题相当突出。而下半年,监管机构也要求各地银监局继续推进专项检查,同时加强监督整改。”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不良贷款反弹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上涨。 8月15日,银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456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而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低点出现在2011年三季度末。 根据公布数据显示,在2011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078亿元,从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一直处于递减状态。从2004年第一季度末的20776亿元,到目前的4564亿元。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警惕。在以前的监管工作会议中,很少提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的风险,而在7月末的年中监管工作会议中,在提升的六大风险防范中,不良贷款余额增长风险则是位于了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风险之后,显示出监管层的重视。 从银监会公布数据显示,6月末,五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020亿元、657亿元、403亿元和426亿元,环比分别上升了0.9%、8.1%、12.3%、13.9%。 瑞银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在2012年第二季度,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环比回升幅度大于国有大行。而此轮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源于经济增长放缓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出现一定困难,特别是此前民间借贷较为盛行的浙江地区,主要包括了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 根据目前商业银行公布的中报显示,温州的情况并不乐观,平安银行(15.06,0.15,1.01%)也表示,二季度,温州的不良贷款余额占全行的28%。而据财新网报道,截至2012年6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81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了2.69%,比年初上升了1.33个百分点。 一位大行工作人员向记者分析道,虽然像温州等地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情况,但是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仅为0.9%,也是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这些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迅速,一些风险也被掩盖。虽然出现经济增长回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增长,但是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了290%,再加上商业银行净利润的高增长,完全有能力处置增长的不良贷款。 贷款五级分类问题突出 一位银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年初,银监会就部署了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自查工作,同时也要求了各地的银监局对商业银行进行抽查,并且对出现的问题要严格督促整改。 贷款五级分类,则是根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分类,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而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次级类贷款增加了235亿元,成为不良贷款分类中增加最多的一类。 上述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贷款五级分类的检查,有利于监管机构掌握真实的情况,毕竟从2009年到2011年,3年之间投放了近25万亿元新增贷款,其中贷款分类不准确的事件肯定会出现。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银监会年中监管工作会议中,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从上半年的检查情况看,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问题相当突出,不可掉以轻心。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做实贷款五级分类,对于人为掩盖风险的要严格问责。 “监管机构要求在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下,要提高信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确保贷款五级分类能够正确反映出现有银行资产质量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银行业信用风险保持总体稳定。但是,对于贷款五级分类的检查,或许会暴露出更多的不良贷款。”一位商业银行的人士向记者讲道。 显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良贷款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其他核心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也会影响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的一些决策。而银监会在研究新的资本监管办法时,增加了一项动态拨贷比指标,与拨备覆盖率共同筑起防火墙。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记者,制定拨贷比的初衷是对未来不良贷款的担忧,防止近些年里发放的贷款中出现大量不良贷款。虽然银监会对五级分类贷款有不同的拨备计提要求,但贷款分类的准确度有多高很难考证。如果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出现高迁徙率,那么拨备覆盖率再高也不能真实反映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